时间:2012-06-21 18:30 来源: 易理知识百科网 作者: 易理百科网 点击: 次
第三,中医运气理论把《易经》强调的人与天、地相应作了重大发展。运气理论是《黄帝内经》对《易经》天人合一观的杰出发挥。运气学说的核心是通过运气气化揭示宇宙气化与人体气化的宏观整体关系,这个关系就是“天道-气化-物候(包括病候)”的关系。运气气化是连接天道(宇宙运动)与物候(包括生物体,尤其人体生理病理)之间的枢纽。运气理论的要旨就是通过气化理论把握天道对物候的影响,以及物修对天道的应答规律,从而应用于疾病的治疗及预测。 杨力提示 《易经》阴阳观奠定了中医理论的核心,没有《易经》阴阳理论,就没有中医学。《易经》的变易观奠定了中医的辩证论治。《易经》的整体观奠定了中医的指导思想。 总之,中国是系统整体思维之乡,在整体思维方面有着优良的传统,《易经》是我国系统思维的结晶,集中了我国系统思维的精华,是不能丢掉的。最后,我要强调一下,不要因为有人攻击《易经》的“天人合一”就有顾虑,恰恰相反,“天人合一”就是《易经》整体思维的基础,这是不能丢。中医的藏象论治也在于发挥了整体互动优势。下面,我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 例1:向糖尿病挑战。中医把糖尿病叫消渴,有不少中老年人的消渴属于肾虚,尤其表现为肾阴虚,用六味地黄丸效果就很好,影响到眼睛的就用杞菊地黄丸养睛明目,肾阴阳两虚的就用金匮肾气丸调补阴阳,这样根据病情的不同分别辩证用药可以更好地改善病情,这叫整体治疗。 例2:向高血压要终身服药挑战。高血压最常见的证是阴虚阳亢,阴虚是肝肾阴虚于下,阳亢是肝阳亢于上,按照五行理论分析,属水不涵木。因为在五行生克关系中,正常情况下水是滋养木的,即所谓水生木,但是如果人的肾阴虚,肾水不能滋养肝木,就会形成阴不制阳,这样,五行的和谐受到破坏,就会使血压升高。对这样的患者,我们应给他们补肾阴,从五行的理论说叫滋水涵木,肝木得到濡养,阴能制阳,血压自然下降。所以如果我们用协调五行的办法治疗高血压,使其五行和谐,五脏相安,血压自然恢复,当然就可渐趋控制血压。可见,西医坚持要高血压患者终生服降压片,而中医发挥协调阴阳、和谐五行的办法,使其脏腑之间的关系协调了,就可以不吃西药、至少可以阶段服药。这就叫治木。 《易经》阴阳五行与中医理念 太极与阴阳的关系最密切,太极图就是阴阳生机的缩影。 春为卯时,应对人体的肝,肝气通于春。 夏至阳极,应对人体的心,心气通于夏。阳极则阴长,午后则气降。 秋为酉时,应对人体的肺,肺气通于秋。 冬至→夏至气化的特点是阳长阴消。 夏至→冬至气化的特点是阴长阳消。 河图洛书与五行、五脏 相传一只背上负图的龙马从黄河中浮出,伏羲发现这图寓含着深刻的宇宙大道,并将图起名为“河图”,用以探索自然及社会的奥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