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07-18 20:09 来源: 易理知识百科网 作者: 周易预测网 点击: 次
象曰:弗过遇之。位不当也。往厉必戒。终不可长也。 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以爻称弗过。而待其遇。因九四位不当耳。不当者,既非二五正位。又以刚覆柔位。戾乎既济。而同未济。虽下应初六。阴与阳协。而初爻无位。亦不当也。笫以九四不宜上而宜下。则重在来。而不宜往。故弗过。即不可往。遇之,即待其来。是顺乎爻用。而孚彖辞不宜上宜下之吉。故全爻无咎。凡无咎多在辞末。九四而在辞首。可见重在自免其咎。即以止御动以艮制震之义。盖九四震动之主。躁进之情。易成其过。故以弗过而待其遇为言。又以此句联为一义。亦如九三言不可过以遇人。即过以待人之意。过以待人。即象辞行过乎恭三语之旨。过于礼为过恭。过于情为过哀。过于用为过俭。皆过也。在柔爻或宜。若刚爻则不可故三四爻皆有弗过之辞。而九四位尤不当。不似九三为艮主爻。合于既济。知止有济。其用尚易近于中行。然犹有戕之之凶。况易于躁动而类未济者乎。故曰往厉必戒。以顺震动而躁进。则蹈于危。而必戒慎。释以终不可长。言不可长其轻动之志。成其躁进之行也。又终字与爻辞永贞相应。坤用六利永贞。以大终也。爻称勿用永贞。亦可作一句解。言不可永终。以坤位乾爻。一为始。一为终。一则九四宜顺乎乾以知始。而不宜遽终。一则顺震之初交夫阳。以为时之始。亦不可在此位而言终。故勿用永贞。兼体用二义。体则秉坤位。以应六二而永贞。用则体乾爻。以孚震位而勿长其终。是在视时位而为释耳。凡终不长。多属上爻。今在九四。可见其为过。过则不可为法。一时之宜。非恒久之道。故释文如此。 六五,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公弋取彼在穴。 宣圣讲义 此小过六五爻辞也。六五正位而柔履刚。失乾之正。乃成其过。爻辞首二句与小畜同。小畜有象中孚。一阴在中四爻。阳束其阴。如天之密云不雨。谓阳不与阴和也。和则雨降。今六五则反是。而以阴包阳。亦不得和。故曰密云不雨。而自我西郊者。由西而东。即由上而下。由高而洼。如小畜之上巽。以来就下之乾也。巽本初变于阴。而在外。则重在下。六五亦以下有三四两阳。阴降而阻于阳。有云而不雨。有来而自西。郊者外也。远也。由外而内。由远而近。由西而东。由郊而城。行以日降。道以日近也。公弋取彼者。本阴柔而摄正位。故称公以正位。而俯下各爻。刚柔纷陈。则重择取。必有其道。故曰弋取。言小过有飞鸟之象。鸟飞者欲得之。弋取焉。而鸟遗其音。是已由上而下。由飞而归于巢穴。则弋取之。当在其所栖宿处。称穴不称巢者。明其在下。非枝上也。由上而视下。由高以弋卑。则在穴矣。鸟原赅兽。不必执于巢。而弋者原不可射宿。今取彼在穴。是乘其不戒也。阴柔之情。暗眛之擧。非光明之行仁义之道。此正如天密云不雨。则暗而不明。如人之行而自郊。则邪而非正。不光明。不正大。斯小过之以柔居正。而有此占。六五六二重柔。而三四两刚。夺物之明。肆阴之毒。此过也。而时使然。故乖夫猎狩之道。戾于爱物之仁。行既非宜。用有难大。故在正位明其义。即彖所谓可小事不可大事者也。卦爻互大过。而六五当兑泽主爻。兑说而在上。有阙之象。于人为有失。在上位而有失德。岂独鸟兽之灾。由此可见小民之不获安其生。乐其业矣。井卦曰求王明。王而不明。将何福哉。如天有云而不雨。将何泽沛哉。故弋取而乘不备。贪得而行不仁。则过虽小。其害已大。此小过与中孚反。即在失中道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