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07-18 20:09 来源: 易理知识百科网 作者: 周易预测网 点击: 次
象曰:不及其君。臣不可过也。 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以六二爻辞。称过其祖。遇其妣是无所疑。惟称不及其君。而不曰过者。人多未达。实以易辞原包多义。所谓过者。既有过中之义。亦含过失之情。又以相过与过去。均为兼见之旨。视其所合而为释。故过其祖。犹人之情。若过其君。是失臣礼。则以不及相提并论。而不及亦过也。过为太过之行。不及则不足也。不足者。不及中道。以君与臣。不得等诸宾主。或僚友也。君可过臣。臣不可过君。六二在下。臣也。而上六五。则君位。虽亦为柔。以位尊不得视之如臣。故下不逮上。臣不及君。此位分所定。不得有过失之行。故不及者。犹原不思过之也。臣而过君。君将失其尊严。遂率天下而无君矣。君父皆不可过。称君已赅父。而上文但称祖者。亦寓此义。故礼曰孙可为王父尸。子不可为父尸。祖虽尊而异于父之亲。礼惟一尊。故尊父而略杀其祖。此礼之权宜。人伦之有先后也。臣之于君如子之于父。臣不可过其君。则所称过亦不及。不及者,原情之辞。推及之义。不可执也。而仍曰遇。则可见其亦如过祖遇妣。不过过君遇臣。不称曰过。则遇为来。过为往。往犹进也。上也。来则退也。降也。君临天下。所过为幸。如神之降。而臣民不得进于君。上于神。傅曰君子不欲多上人。况敢陵天子乎。则过而称不及者。亦讳其陵上。而不失其臣节耳。六二柔位。故从刚者皆过。而所遇者皆柔。志虽在上。而阻于中爻。仍返而下。不出其位。此艮知止之义。为人臣止于敬。设欲过其君。尚何止乎。 九三,弗过,防之。从或戕之。凶。 宣圣讲义 此小过九三爻辞也。九三重刚失中。而艮之主爻。上接震之九四。两刚之势。易折之情。刚过则折。故辞曰弗过。深戒之也。弗过而犹防之。惟过之虞。谓乾九三,朝乾夕惕之时。危厉之位。切宜审慎恐惧。以防其过。斯守位之贵。而过分之忧矣。设有未备。而从其过。则或状之。必受其害。以刚能戕身。柔则迪吉。从于柔则顺。从于刚则逆。九三与上六应。而易启逆上之心。此彖辞称宜下大吉。释曰上逆下顺。下顺大吉。则可止。上逆者凶。故占凶。以艮之一阳在终。终则有始。必返而下。以逆行为顺。此所谓知止者也。苟顺而升。前履于危。自其灾。而不可悔。是过而又过。将何以成其用哉。况进于震而动。忘其止。失其本始。徒增其过。则由小过而大过矣。中互大过。以三四两刚为其枢机。此用者所宜慎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