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募易学高手
首页 易理天地 八字命理 紫薇斗数 风水知识 办公风水 家居风水 起名知识 宝宝起名 起名改名 星座知识 星座屋
您当前的位置: > 易理天地 >
易经智慧解读六十四卦之夬卦(5)

时间:2012-07-19 20:31 来源: 易理知识百科网 作者: 周易预测网 点击:




告自邑下有脱句。系告自邑。所告为公也。应改正之。言告而自下邑。必因众情之同。必本所告之公。则以九五正位。而五阳在下。柔在上能自卑抑。以听其下。则众情得达。政令公平。此九五中正之道。为其下所则也。不利即戎。以不宜尚武。为五刚既过。生意方宏。果反尚兵戎。是自败其德。而必逢其殃。故曰所尚乃穷。言上六柔也。原为五刚所决。不可久留。今乃师其志。以从事兵戎。是虽柔道。而同穷尽也。兵戎者阴也。夬以刚胜。与师之五阴一阳相反。故不利即戎。若反其所胜。而尚其所穷。是自取败亡。正如一阴之终被决去也。尚字与上应。阳升直至上位为止。而戎事不与升发同。故尚武者逢刚必毁。况夬柔方失势。虽在上而不得久留。是穷地也。用兵而犯绝地。岂直不利已哉。故明德宜用柔。而兵事不宜用刚。成治宜自下。而尚武不宜自高。兵败于骄。政败于暴。德败于刚愎自用。事败于有始鲜终。此不利即戎。因所尚之穷。不足以占胜也。而利有攸往者。夬一阴既日弱。则五刚自日长。行以刚健为先。乾象曰。君子以自强不息。惟自强方不息。是行动之利。必以刚强为本。若不自强。安利于行。夬之利。在刚长而柔速终也。此句义颇晦涩。以限于言文。应为刚长柔乃终。柔之终。即行之利。健而能进。强而不息。行无不利。乾之道也。虽行徧天下。无不咸宜。以其至刚也。而夬则犹有一柔。然不久即终。亦如乾之健矣。上虽高而被决。中方盛而无碍。合群之情。得下之志。则行有利。而自戒慎。朝乾夕惕。则免于危。利而无危。此夬之大用。其道则由刚长而柔不久耳。若但就原文释之。不能尽其旨也。上言不利即戎。为太过则折也。下言利有攸往。谓得中则有功也。二者之间。即过与中之辨。刚而能中。尚何往而不利哉。

宗主附注

夬卦之用。以达于乾为志。五阳之升以去其柔。故阴阳相决。而阳行至快。卦缺其上。则不如乾之全德。故为夬。言缺也。爻中夬夬。犹阙欠之意。不足之象。阳德方张。而犹以为未足。此君子戒惧之道也。乾九三君子朝乾夕惕。方免于咎。可见阳刚不可过。而升扬必自抑。惟虚能容物。惟谦能下人。此夬与履同体。圣人明履以制礼。明夬以约情。徇夫情。则夬为过。而终不久。顺夫礼。则履为吉。而行可大。上下易位。用乃大殊。夬之彖辞。首称扬于王庭。可见其升腾已极。发扬已至。苟无德以称之。则为小人得志。必乱天下。盖柔道卑。阴道降。今上六在五阳之上。是不可以为训也。故虽有九五之孚。而不免于乾九三之厉。而其情之易纵。志之易盈。则不免于号。号有得意之呌嚣。与失志之呼号。如同人之号咷。出于忧恐。而涣汗之大号。则发于欢欣。其号同。其所以号不同。兑主口舌。有笑言之用。有咒詈之行。有呼号之别。皆出于口。成于声。而其情则异也。夬之号。亦以爻而有别。九二惕号。则如乾之恐惧。同人九五之号咷也。上六无号。则因兑之说言。夬夬之不足也。是虽由兑而发。其地既异。为声亦殊。若涣之大号。则非兑也。风行水上。相激成声。亦如人之号。而其情发于激越。其声成为大鸣。此则快畅之声。有别于恐惧忧惊之呼呌也。号字且含有号召之义。若呼哨之类。夬一柔在巅。如堂上一呼。堂下百诺。为其情志之所见耳。故孚号二字二句。而仍连接。不有九五之尊。则无以孚。不有上六之柔。则无以号。上六在九五之上。故孚号而有厉。此四字皆本爻象情志而来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易经智慧解读六十四卦之姤卦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