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07-18 20:30 来源: 易理知识百科网 作者: 周易预测网 点击: 次
象曰。敦艮之吉。以厚终也。 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上九原为穷极之位。而艮反占吉者。则以艮能返于坤。秉坤之德。有敦厚之道。是以厚终也。厚固地博厚之德。终亦坤永终之道。犹坤卦上六永终以大终也。乾知大始。坤主大终。而艮兼之。乃有成终成始之称。上九在卦之终。故独称终。而不及始。然原始要终。人道之本。艮为人道。终则有始。虽曰坤德。亦承天行。就卦位言。坤艮易位。凡后天坤之用。皆艮代之。与坎代坤位者相应。以坎为水。艮为土。后天地上。惟水与土。为其大用。除水土外。无地可言。故二者皆代坤。在五行。坤艮皆为土。是代坤者。惟艮为最。以大地之象。属水者。不若属土者。易见其生成发育之德。为水者。亦不若为土者众多也。是以坤之用。恒自艮见之。但就艮为山言。则与泽各得其半耳。然艮兑对位。体用相及。是为艮者亦关兑。如六五之艮其辅。言有序。即着兑之用。兑主口舌。为说言。其爻位恰成刚柔相合之象。故凡对位者。皆有关连。不独兑艮也。艮卦至敦艮。实为全艮之终。而止于敦厚。成其笃实。皆出于贞。亦即诚也。以诚为终。则何患乎不明。中庸曰。自诚明。谓之性。又曰诚则明矣。返身而诚。光明自着。此释彖称其道光明。亦上九占吉之所由来也。阳德在上。如日月中天。光被下土。此观卦之象。为重艮之合成。合并为一。两阳上照。四阴下藏。故光辉四被。群生毕显。艮之厚终。亦有似之。 宗主疏述 艮为止。而一艮为良。即止于至善之意。良善也。俗称人善心为良心。孟子以生而知之为良知。生而能之为良能。皆以良即至善。至善者无不善。亦即性善之说所本也。性善者。天性固有之善。不待学问。不以磨练。不关攻琢。自然至善之谓也。而大学称止于至善。亦即由性善之义。指其归本还原而已。犹出于性善。复止于至善。始终皆善。则无一不善者存。而要在一止字。则止为体。行为用。不止不行。欲行之至善。必止于至善。止者定也。归宿也。志之所在。行亦随之。旨之所趋。德亦同至。故止能兼行言。而止于至善。亦含有行于至善之意。此止字。即易艮卦之用。艮止。而行亦由艮成。故传曰成终成始者。莫善于艮。又曰成言乎艮。艮加一则成良字。此一字即示其所止而已。止于一。方为真止。不一。安有止哉。故一艮。而良善之义具备。大学所谓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一节。实亦止于善而已。止于善。则德至而道凝。性定而命固。故内功必先止。止于一。则众念不起。中心永恬。止于中。则百体悠然。精气圆畅。是止者。道之始终工夫。无论何教何门。不先止。不得道。即不定。不能把持易放之心。幻相纷陈。转瞬千变。则气何由静。精何由凝。神何由聚哉。一念永怀。万缘同净。此止也。止而不动。灵明常存。如水之止。如镜之明。则能纵观其变。以幻归真。提约其机。以玄达妙。此有欲而无欲之时也。老氏常有欲以观其窍。即止也。常无欲以观其妙。即观也。不止则不能观。以耳目之聪未除。知识之灵尚乱。则所观非我之观物。乃物主我之观。则心逐物而妄念愈多。灵徇情而无明愈众。此观之必先止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