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07-18 20:07 来源: 易理知识百科网 作者: 周易预测网 点击: 次
既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乱。 宣圣讲义 此既济彖辞也。以既济水火交济。固为相济相成之象。而以中互未济。九五六二固孚乾坤正位。而与泰反。却同于否。是济而不终。成而不久。虽有三德。备乾坤大用。而无元则失其悠久无疆之功。且以坎在外。险阻当前。虽离在内。文明有主。则其进也不易。守则有余。初犹光明。终则险陷。此虽占亨。亦如小过不可大事。而为小亨也。亨小利贞。作一句读。则亨于前。而吝于后。故不大。亨不大者。用不广。业不宏。功不着。行无可获。守亦有限。故利贞亦可连小字读。谓其由亨之不大。而利贞亦不全也。利贞者本夫坤。适乎情性。而外致之事功也。既不全则不达其情。不充其性。不能富有其业。日新其德。则既济之用。不足与泰并论矣。乾坤错交。一阴一阳。上下互抱。一柔一刚。以爻位言。实得其常。以卦用言。非道之章。以囿于位。则不能大。局于时则无以张。六二本夫坤顺以安贞。九五逮乎乾健以自强。在先天之道德。固已恢恢于安详。而视后天之行止。则反碌碌无所短长。为既济若道之已成。德之已至。道德无名。默然相契。不待夫行。不求其事。如学业之既成。而品位之极至矣。天下纷纷。人事茫茫。果皆定于其位。更孰为之更张。而势有弗许。行遂难良。不知顺时应变。何以执中用常。此既济之定。为难动也。既济之成。为有仅也。亨既非大。利贞亦非久远。故彖辞称之为初吉终乱。以离立其本始。有同于乾。坎则异乎坤之无初有终。而得吉者已往。将乱者方来。此既济之用。宜于初而必慎其终。喜其成而必忧其后也。 彖曰。既济亨。小者亨也。利贞。刚柔正。而位当也。初吉。柔得中也。终止则乱。其道穷也。 宣圣讲义 此申释彖辞之义也。以既济之亨小者。实小者之亨。此句略一小字。谓所亨者小。换言之。即小事亨也。为既济为定。不能顺应权变。则不能大用。如守成者跬步不踰。率由旧章。虽不为过。而无大功。虽可免咎。而乖大用。故曰小者亨。以爻阴小阳大。如大过大者过也。小过则小者之过。皆本阴小阳大之例。即济阴在阳上。行利于阳。用昭于外。且上爻为柔。而六二柔得中。上下相接。其用不穷。故称小亨。亨与穷对。以全卦言。终穷则乱。亦为小亨。谓所亨有限也。亨通也。亨小。所通于物者亦小。则既济不可大事。正如小过。亦由过来。过于济者。与不及济同。故名既济。既犹已也。已者过甚也。未济者不及济。不及与过皆失中行。故亨而不大。用而不广。吉而不终。利贞者。以六二九五。刚柔皆正。孚乾与坤。如家人之象。内外正而位当。故有守有为。有为曰利。有守曰贞。贞本六二之中。利达九五之正。中正不失。此备利贞之德。而可为人道之基矣。初吉者。柔得六二之中。而协于六四之外。二四同功。在内为始。在外为终。且兼初九以刚在下。有其本始。进就于六二中正。故初占吉也。而终上则乱者。外为刚得正。而嫌上六在上。柔以迫之。如大小过。虽有九五之正。可应六二而相协。而因阳极于上。下率四二两柔。有如艮。艮止也。故曰终止。一也。阳自初始。而至上终。终而非终。中间以柔。上蔽于上六之阴。阴皆先阳。刚乃不得行其志。而自止。二也。终止而不能正其外。反以招其争。争则乱。上六本坤疑阳之象。而有龙战之嫌。惟阳得正。不至于战。而上下之位颠倒。刚柔之情交错。内外之势争执。升降之途舛迕。故曰乱。言其已与既济之定反也。反于既济。则成未济。反于定。则为乱。则所谓终乱者。实本上六柔在刚上言。上位已极。刚用已穷。故释曰。其道穷也。以阴欲降。而阻于九五之阳。阳欲升。而梗于上六之阴。阴阳之道皆穷。遂不可复其既济之德。着其安定之功矣。安定之反。即为纷乱。亨之反即为穷。斯既济反为未济矣。况中互未济。原与之同其情志。所谓颠倒其上下而已。既济六爻刚下柔上。未济六爻柔下刚上。一刚一柔。相间则同。故两卦刚柔皆相合。合则不离。不离则不大不久。如丰之为大者。以其离而可远可恒也。既济刚柔定于其位。以爻言为得。以卦言则否。为其二五正位。同于否也。未济则二五正位。同于泰。而中互既济。是既济者难交济。而未济却易交孚。故彖以亨小称既济。以终乱明其用易穷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