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募易学高手
首页 易理天地 八字命理 紫薇斗数 风水知识 办公风水 家居风水 起名知识 宝宝起名 起名改名 星座知识 星座屋
您当前的位置: > 易理天地 >
易经中蕴含的人类智慧文化(3)

时间:2012-07-17 20:11 来源: 易理知识百科网 作者: 易理百科网 点击:




      (3)易经在西汉时期就被列为六经(易,诗,书,礼,乐,春秋)之首。在中国文化史上享有最崇高的地位。易经研究被称为“易学”,早就成为一门高深的学问。上下五千年,易经代代相传。

      (4)易经的科学内涵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承认和尊崇。研究流派纷呈,互相借鉴,取长补短。春秋时期,筮法上出现过变卦说,取象说,取义说,吉凶由人、天道无常说。战国时期出现过阴阳变易说。汉代有象数之学(卦气说,五行说,纳甲说),魏晋唐时期称玄学。宋明时期,又出现五大学派:理学派,数学派,气学派,心学派和功利学派。又有人笼统地分为两派:一派是儒家,一派是道家。儒家重乾卦,重阳刚。讲“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强调修身以有用于社会。道家则重坤卦,重阴柔。讲“大道若水,弱能胜强。”强调精神自由,以无为顺应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境界。

   易经运用一套逻辑符号、术语、卦名,如阴阳、九五互变、乘、承、比、应等,来阐述事物的发展规律,易学更“同”易理 。

易学的精神从更深意义上来说就是“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自然界提供了人类生存所需的一切,人在获得自然界所提供的一切生存条件的同时,更要“裁成”、“辅相”自然界完成其生命意义,这样就达到了人的生命目的。

唐、宋以后的易学研究,应该说又建立了另一“三易”之说。这个新的“三易”观念,也是说明秦、汉以后以至现代的易学内涵“理、象、数”的三个要点。如果用现代的观念来说,“理”便是类似于哲学思想的范围,它是探讨宇宙人生形上、形下的能变、所变与不变之原理。“象”是从现实世界万有现象中寻求其变化的原则。“数”是由现象界中形下的数理,演绎推详它的变化过程,由引而知人事与万物的前因与后果。反之,也可由数理的归纳方法,了解形而上的原始之本能。

如果归纳卦爻内在的交互作用,便可了解六十四卦的内容,并可了知在天地之间,除了乾、坤、坎、离代表阴阳的无本功能以外,凡宇宙以外的特理或人事,无论如何千变万化,它的吉凶观念价值的构成,唯有“既济、未济”两个对待的现象而已。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